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餐饮企业来说,预订位子的食客没能如约而至会导致餐厅收入和利润受损;对于税务部门和执法部门来说,税款和罚款没有按时收缴入库会导致国家资产的流失;
对于城市管理部门来说,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小摊小贩无证经营占道经营会造成市容市貌的破坏;对于公司的管理人员来说,下属员工懈怠和拖延,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会造成部门甚至整个公司效益的下滑。
所有这些听起来让人头痛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对于上面这些问题,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责任心的问题。
餐厅负责预订人员在当天跟客户再确认一下,税务部门和执法部门将拖欠税款的后果再重申一下,工商城管巡逻的力度再加大一些,单位管理人员跟员工多做做思想工作,问题应该能化解一些吧。
是的,这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却绝非长久之计。
因为上面这些措施没有让被管理对象从心里自觉主动去改变,这次有改进,下次可能又恢复如初。
怎么让这些不好的现象绝不反弹呢?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这本书,也许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一书的作者史蒂夫马丁、诺厄戈尔茨坦、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三位知名的说服力与影响力研究权威,其中罗伯特西奥迪尼的著作《影响力》已被翻译成26种语言,被《财富》杂志评选为75本必读的最睿智图书之一。
作者认为,“当你想要创造出惊人影响力的时候,细节处最微小的做法改变,往往能够取得最显著的成效”。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本书通过近百个经典案例的讲述与分析,带读者探秘那些微小却重大的影响力提升技巧,告诉读者如何在如今这个信息量超载的时代用最小的细节改变成就结果上最大的差异变化,并成功影响他人。
在这当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下面两个实例。
第一个实例来自于英国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遇到的问题:很多公民没有按时提交纳税申报单并缴纳税款。
对此,税务工作者尝试了许多沟通手段,绝大多数税务工作者催促这些“老赖”补缴税款都强调,如果不按时提交表格和缴税会面临补交滞纳金甚至是吃官司的后果,同时还会因为这些不良的信用记录给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结果收效甚微。
怎么样解决这个难题呢?
在咨询了心理学家后,税务机关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这个小小的改动不过就是把按时纳税的真实人数(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写上去了。
在标准版的缴税通知函里添加了一句话。效果很显著,按照规定足额纳税的公民由原来的57%上升到86%。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人会因为通知函上这个小小的改动就乖乖地补交了税款呢?
答案隐藏在一条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之中,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认同原理,也就是从众心理。人类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他们认同的人。
第二个实例来自于蛋糕店的一个研究。
蛋糕店发出一些礼品卡,每张卡价值6美元。不同的是,有效期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的有效期是3周,另一个版本的有效期是2个月。
毫无疑问,当受试者们被问到对有效期的看法时,所有人都更喜欢期限长的那一张,而不是短的。
评估有效期为2个月的那张卡的受试者中,将近70%的人都说自己会去兑换礼品卡,而有效期为3周的那张卡的受试者中只有差不多50%的人声称会去。
实际结果如何呢?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去蛋糕店兑换咖啡和蛋糕的人里面,拿短期卡的人数是长期卡的5倍。
如果你希望说服客户采纳你的建议,就需要对常规做法做一个小小的修改:不要把时间期限放得很长,而应该大大缩短。
为什么?因为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当时间期限被缩短后,人们心中会有一种紧迫感。
作为一个团队中的管理人员,在面对本单位、本部门遇到的一系列管理难题的时候,怎么样用小小的改变来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本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借鉴。
诸如布置任务,需要给下属留出一定的时间,但重要的任务不是给下属留出的时间越多就越好。
管理者可能认为时间越充裕完成得就越好,现实时时间如果过长,下属可能把任务遗忘了。最后经提醒才记起,搞突击反而影响了任务的质量。
再诸如工作环境,如果管理者默许办公环境一直脏乱,或是东西损坏了也不修理,那么这些迹象渐渐积累起来,很可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让人变得懈怠,更糟的是可能导致某种渎职行为。
财务管理工作每天需要处理大量凭证,如果不善于整理,凭证堆放杂乱无章,不但带来单据丢失的风险,还会影响人的工作心情,降低工作效率。
想要解决管理当中的难题,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促使被管理者来改变行为,也可以对常用的影响策略做一些简单的、小小的调整,把我们要说的信息跟对方内心深处的动机关联起来。
在“如何传达信息”这一问题上,对措辞、背景、时机做一些小小的调整,就能戏剧性地改变对方“认同信息并照此行动”的程度。
(半月谈书社)